首届现代易学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吴地鬼谷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第二次通知)
来源:太湖书院   日期:2014-09-30   浏览:908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硬道理,抓住了这两大问题,就是把握了时代的主题。易学是研究阴阳变化之学,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用易学的智慧去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是现代易学的历史任务。现代易学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以及现代人文理念研究易学经典,创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文化。鬼谷文化是智圣王禅老祖运用易学的阴阳学说的妙算,是说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策者的大战略和大智慧。为此,国际易学联合会、太湖书院、吴地鬼谷文化研究会和台湾鬼谷文化发展委员会(唯心宗)决定联合主办《首届现代易学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吴地鬼谷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

【名    称】首届现代易学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吴地鬼谷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

【主    题】用现代易学的观念研究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重点讨论现代易学与国际和平发展战略、风水文化与企业发展、鬼谷文化与商战策略、象数与术数现代化的研究等问题。

【主    办】国际易学联合会;苏州太湖书院;吴地鬼谷文化研究会;台湾鬼谷文化发展委员会(唯心宗)

【协    办】爱德基金会厚德专项基金

【会议对象】各国易学界和科技界、企业界、智库、决策者。

【会议日期】2014年10月31日-11月3日

【会议地点】国合假日饭店,苏州工业园区胜浦中胜路9号

电话:0512-62826688

【会议论文】围绕现代易学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分现代易学与国际和平发展战略、风水文化与企业发展、鬼谷文化与商战策略、象数与术数现代化的研究等四个专题讨论。

会议倡导多学科、跨部门、多视角研究和阐述易学文化、鬼谷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禅学文化的和平发展理念,及其在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谋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问题。

论文要求:

(一)现代易学与国际和平发展战略、风水文化与企业发展、鬼谷文化与商战策略、象数与术数现代化的研究,撰写者可以任意选一;

(二)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有创新性,切忌空泛和比附;

(三)论文字数限3000-6000,文前并附300字以内容摘要。正文用WORD文本格式,小4号宋体字录排。上台演讲者,自备PPT,演讲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四)一切来稿版权归大会及作者共有,恕无稿酬,文稿经大会组委会审核通过后,将编印论文集在太湖书院网发布,会后成书。

(五)论文截稿日期:2014年10月15日。敬请将论文、摘要、PPT发送至组委会邮箱,组委会将一并整理制作。截稿期后的论文不能收入论文集,责任自负。


【参会报名】

1.会议费1800元人民币,包括会议期间的用餐费、集体活动车费、会议资料、论文编印费、照相费和礼品等。

2.会议代表旅差费、住宿费、旅游费自理。

3.参会费用汇至太湖书院的银行账户:

户名:苏州太湖书院  开户银行: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度假区支行

账号:706660 1911 1201 0800 0952

备注:如有疑问可联系组委会成员。

5.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10月15日

【优惠办法】

1.“五免一”:组团参会五人即可有一人免会议费参会;

2.“十免三”:组团参会十人即可有三人免会议费参会;

3.组团参会的需要将人员的参会回执统一发送至书院联系邮箱,会议论文可单独发送至邮箱。

【捐赠办法】

为了更好的支持国际研讨会和现代易学研究,组委会研究决定新增大会向厚德基金捐赠办法:

1.捐赠3000元人民币及以上者:开具免税捐赠发票(单位或个人)、免交会议费,和会议领导人单独合影,颁发捐赠赠书;

2.捐赠5000元人民币及以上者:开具免税捐赠发票(单位或个人)、免交会议费、免交住宿费、颁发捐赠证书、成为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在贵宾席就座;

3.捐赠十万元者,除了享受以上待遇,还可以成为太湖书院理事会理事;

4.欢迎专家学者捐赠书籍、著作、艺术作品等。

【组委会联系方式】

1.请将参会回执(见附件)和论文发送至太湖书院邮箱:kelly_taihu@163.com

2.联系人:杨柏权 15050198878     严凯丽 18724036094

附件1:苏州2014首届现代易学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吴地鬼谷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参会回执;

附件2:旅行社推荐路线日程安排;

附件3:来苏州参会交通路线建议

首届现代易学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4年9月28日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